好久沒發謳歌,發首糜糜之音來聽聽 😆
The Marías - Loverboy (Live)
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是一首標誌著時代變遷的歌曲,1981 年 MTV 開台時便以這首歌為開場曲,爲 Music Video 拉開序幕。 新科技的出現帶來了新的機會,卻也讓一些曾經的美好消失在我們生活當中,歌詞中調頻等待喜愛的 Radio Star 的情景已不復見,而當時取而代之的 Video Star 現今又是什麼呢?或許就是現在處處可見的網紅吧! 這樣的變遷與轉變拉長歷史來看,不一定總是帶來好的結果,就我個人的想法,我使用新科技也愛新科技,希望新科技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價值,但目前運用新科技的新創服務並非總是有將整個生態環節考慮進去,有時為了無條件滿足使用者,服務會選擇犧牲原創者的權益,若沒有節制,未來恐怕不會再有優質的新內容出現,而是像現在已經幾乎充斥在大半網路服務上的餵養式內容了,這樣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。 我所選擇過的工作,為社會帶來價值一直都是重要的條件之一,目前手上的專案也都是想要創造一個正向循環互利共生的生態,但這的確比譁眾取寵的服務難做許多,也比較難快速取得成功,但若成功了,其中的回報我相信一定會更多,而為人類社會帶來價值的成就感更是無價。 在這邊分享的這首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是一個有著中二團名 Presidents of the USA 的龐克樂團版本,原唱為 The Buggles,由於比較喜歡這首龐克版所以分享這個版本給大家,紀念一下 iTunes 將在明年三月結束下載服務,也紀念謳歌 ObeObeKo 開站兩年了,或許在未來新科技出現時這首歌還是會被拿出來播播緬懷一下,只是希望那時能少了感嘆多了讚嘆!
Presidents Of The USA -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(Buggles)(1998) HQ 0815007
今天驚喜的一首歌,覺得編曲很悅耳,隨然沒有很華麗,但是好聽就好,似乎是個小廠牌獨立藝人~ #R&B #Soul #Electronic
Sam Gouthro - Down For This
渣泥的新 MV,編曲滿好的,樂器的顆粒很立體,不知為何有種甜約翰的感覺,也有點像以前一個流行搖滾樂團 Joker(可能已經都被遺忘了),這種樂團就是討喜啊~
渣泥ZANI -【可是】Official Music Video
上個月底,有一天晚上九點多從家裡出發開車去女友家過夜。太久沒在臺灣開車,轉彎的時候還要想一下到底該轉進哪個車道,就這樣上了高速公路。 貨車從身旁呼嘯而過時,想起那陣子不斷發生的疲勞駕駛事故,我忍不住害怕了起來,盡量維持在中間車道、維持車速;要看著儀表板、也要看著照後鏡、左邊跟右邊的照後鏡、眼睛還要保持直視前方、然後注意導航。 開車突然變得好難啊。每當有大車逼近的時候壓力就好大,好像怎麼樣都做不好,後面的車覺得我很白癡吧。這樣想著的同時開始考慮是不是乾脆開回去乖乖搭火車好了,要是出事了我肯定會被封為三寶駕駛啊。 最重要的是,我還不想死。 大概是這個時候,廣播電台播了《白鴿》,一股傷痛湧上心頭而流下了眼淚。並不是激動地痛哭,還不至於看不清楚路,但就是這樣汨汨地流。 社會的動盪與我心中的不安,此時恰恰像極了那條即將迎接深夜的高速公路:我在車內,想快點抵達終點卻又擔心有個閃失,車外無數的駕駛又何嘗不是如此?如果此時有誰出了差錯,就是一輩子無法挽回的遺憾了。就這樣緊繃地、惴惴不安地前進,在心裡默念著大天使米迦勒或家神的名,請求他們能保佑我們平安抵達。 當人事已盡的時候,能寄託的只有無形的力量了啊。 歌曲結束之後,主持人簡潔地下了評論,「真是首能撫慰人心的歌。」我心想他當然是啊!雖然現在沒什麼人記得了,但這不僅是寫給臺灣的歌,更是獻給當時轟動全台的廣三槍擊案受害者的歌。就算當時的我是那麼年幼,也記得街頭巷尾的屋內一到晚餐時間都會播報那則新聞,如同前陣子新聞台是照三餐在播報疲勞駕駛三人身亡的事故一般;就算現在已被人們給遺忘,只要一提「廣三」,30代以上的人大概還是會依稀記得那裡發生了一樁槍擊恐嚇案,有個孕婦遭受流彈波及。 當時的社會是多麼恐慌啊。綁架、撕票、恐嚇勒贖、警匪槍戰,逛街還會被流彈打到。我的外婆每天都會打電話來交代我放學不要亂跑,陌生人來按門鈴不要開門,每一天每一天。 這麼多年過去了,曾經我們希冀有個和平美麗的未來,但悲劇卻只是換個形式日夜輪替而已。再怎麼小心翼翼地生活著,還是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撒手人寰,而這與為人正直與否完全無關,若只是意外,那倒也還能釋懷,畢竟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。可是啊,偏偏有那麼多傷痛,都是人所引起的啊⋯⋯ 只要這樣的現況不會結束,《白鴿》這首歌永遠都會讓聽者落淚的吧。
伍佰 Wu Bai&China Blue【白鴿 White dove】Official Music Video
Honne 一貫輕鬆舒服的音樂,近期他們在 YouTube 上放的歌詞音樂影片都是用這種風格,把英文字鏡像後組成新的符號,感覺把英文變成一種很酷的文字了!
HONNE - Me & You ◑
最近才聽到 Lucky Tapes,超級好聽啊,音樂風格結合了黑人音樂、流行及爵士元素,這樣的音樂不管哪時候聽都很吸引人、讓人放鬆!應該要來好好關注一下這個樂團,推薦大家這首 Gravity~
LUCKY TAPES - Gravity(Official Music Video)
私覺得2008年以前的台灣樂團界,論創作、企劃、執行力,最強的就是回聲了吧。很榮幸在最後那兩年參與到回聲的各種動態,景美看守所、無所不在到你家、全美戲院、心電回聲、英倫之夜,那是The Wall還沒有改裝、後面還有酒吧、還可以邊看表演邊抽菸的時候。 以前一個樂團還會有2 set的演出,中間會休息一小時讓樂手抽煙喘喘氣。上一次還有這樣做的樂團是薄荷葉發片吧。現在有哪幾個樂團會規劃2 set的演出? 在全美戲院演出《傾慕》時,放到全部團員的照片,全場都哭了吧我覺得,不知道為什麼的就是很讓人感動。後來先是西皮離團,冠文也跟著離開了,上次在高雄《少年的最後旅行》暫別場,放出西皮和冠文的照片,底下的年輕人們倒是沒什麼反應呢。 現在的新興樂團們有更多展演場所,有各種大大小小音樂祭可以上台,是觀眾走到他們面前聽他們的音樂。像回聲這樣企劃「無所不在的回聲」,走進人群,用主動的方式把自己的歌唱給大家聽,這股衝勁可能現在還真沒看到多少。 台灣音樂界,不管是流行樂壇或是地下音樂界,都欠《巴士底之日》一個地位。想當年有人說,這應該是台灣樂團界10年內最好的專輯。現在10年到了,時間應該是可以展延了吧。 714 後巴士底之日,我們The Wall見
無所不在的回聲 - 巴士底之日
會知道 Toe 這個樂團得追溯到大四那年在 IOH 實習,某次工作坊的前一天晚上跟西卡在整理明天要用的器材,一直搬東西做事其實很悶,這時西卡便很有情調的放了她常聽的歌曲清單,從聽到的那一刻起 Toe 就走進了筆者的人生,似乎有點太油太浮誇了。相見恨晚的不只這點,才剛愛上他們的音樂,就發現一個月前他們早就去 The Wall 辦過演唱會。人生中的每段時期或許都有首歌能夠代表,就像是個象徵,說不太上是否存在某種意義,但聽這首歌時總會想念起過去在 IOH 的種種,一同經歷過的人事物,儘管選擇離開也是自己的決定。 相關資料: https://medium.com/weekly-github-digest/weekly-github-digest-4-df4239063343